7月的南海碧波之上,12艘巨型工程船正同时轰鸣作业,将海底沙石吹填至宣德群岛的12个岛礁之间。
这片曾由零散小岛与暗滩构成的西沙核心区域,如今正以惊人速度连缀成型——“南海第一大岛”已初具雏形。
尽管越南、菲律宾频繁抗议,美军航母编队半年内活动频次增加30%,甚至印度也宣布8月初联合菲律宾在黄岩岛军演,但中国的大型绞吸船从未停歇。
为什么多国搅局阻挡不了岛屿的诞生?这座超级人工岛的战略价值究竟有多大?中国又为何在黄岩岛问题上展现异乎寻常的克制?
科技与意志的南海奇迹
宣德群岛绝非普通岛礁群。它由永兴岛、石岛、七连屿等8座岛屿、6座沙洲和7座暗滩组成,但天然陆地低平零散,最大岛屿永兴岛原面积仅3.08平方公里。2012年三沙市设立后,一场重塑地缘格局的工程拉开序幕。
中国动用“天鲲号”重型自航绞吸船——这艘140米长的“造岛神器”功率达6600千瓦,每小时可挖掘6000立方米海底物质,相当于挖空一座足球场深坑。
凭借独创的“沉箱围海”技术,工程队用混凝土块在岛礁外围筑起防波堤,硬生生扛住12级台风冲击。
挑战不仅来自自然。2016年台风“莎莉嘉”摧毁北岛与中岛的连接段,越南在南沙加速军事部署,美军“威尔伯”号驱逐舰多次闯入12海里挑衅。
但中国以技术创新破局:用新型水泥浆固化珊瑚沙基底,将赵述岛扩增25英亩、北岛增加7英亩。2024年成功抵御强台风后,永兴岛更部署防空系统与巡航导弹,成为西沙防御体系的中枢。
最新进展更令外媒侧目。2025年7月,工程进入“多点开花”阶段,以七连屿为中心的12个岛礁同步施工,目标直指“七星连珠”人工岛群。
一旦建成,这片陆域将超1000英亩(约4平方公里)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南海第一大岛”。
改写南海规则的战略要塞
从高空俯瞰宣德群岛,其位置堪称天选——向北距海南岛330公里,向东距菲律宾吕宋岛870公里,西距越南岘港440公里,恰似钉在南海北部的钢楔。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三重战略维度:
航运锁钥:扼守马六甲海峡-巴士海峡、北部湾-南海航道及南海西部国际航道三大黄金水道交汇点。
每年超10万亿美元货物经此流通,全球三分之一的航运依赖此区域。宣德群岛如同海上丝绸之路的保险栓,保障中国能源运输与贸易安全。
军事铁三角:永兴岛3000米跑道已可起降轰-6K轰炸机(需1600米滑跑距离)及歼-16等主力战机。
配合中建岛新建的同级跑道(2025年7月披露),以及南沙永暑礁,三者形成边长600公里的等边三角,雷达覆盖网可监控南海全境。美军舰机在“十段线”内任何异动皆难逃追踪。
资源开发心脏:环岛热带渔场年捕捞量百万吨,海底油气储量丰富。新建的深水码头与淡水净化厂(日产能200吨)使其成为远洋开发后勤基地,为渔业与能源开采提供跳板。
更深远的是生态智慧。中建岛种活30万棵树固沙,珊瑚覆盖率从15%升至40%;黄岩岛虽暂未吹填,但2024年生态调查发现36种珊瑚与472种海洋生物,28%的珊瑚覆盖率被严格保护。中国证明:主权维护与生态保护可共存。
当推土机遇上“碰瓷产业链”
岛礁崛起之际,南海正遭遇空前复杂的“混合战”。菲律宾在美军支持下,手段从舆论炒作到法律碰瓷层层升级:
舆论陷阱:菲船强闯仁爱礁时总搭载西方记者,刻意拍摄中国海警执法画面,塑造“受害者”人设。2025年更拨款30亿比索(约3.7亿人民币)在中业岛、马欢岛扩建机场,企图固化非法侵占。
域外搅局:美军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7月17日闯入南海,部署周期达反常的240天;印度宣布8月3日与菲在黄岩岛联合军演,试图以“跳板战略”插足南海。
中国的反制却显露战略定力。7月14日至18日南海实弹演训划出红线,海警万吨舰在黄岩岛常态化巡航——即便端午节也未中断。而对黄岩岛吹填的克制,更成点睛之笔:
“我们有能力,但我们不着急。”——复旦大学教授沈逸点破玄机。
黄岩岛礁盘面积150平方公里,技术上半年可造陆几十平方公里。但距马尼拉仅345公里,大规模建设可能激活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。
中国选择以海警巡航代替代填岛,既避免外交激化,又守住主权底线。这种耐心源于自信:东风-21D导弹已覆盖该城,时间站在中国一边。
海浪冲刷下,宣德群岛的轮廓日渐清晰。
而中国的南海叙事,早已超越钢筋水泥的堆砌——当美军航母因部署超240天疲态尽显,当《南海行为准则》获越南马来西亚支持进入三读程序,当中国-东盟贸易额半年突破3.2万亿元,一个事实愈发清晰:岛礁是盾牌,共赢才是钥匙。
黄岩岛的推土机虽未启动,但海警船的航迹已写下答案:主权不靠激化冲突彰显,而在持久存在的意志中沉淀。毕竟,浪涌终会退去,礁石永远矗立。
《美菲宣称《共同防御条约》适用南海,中方回应》——2025-07-23 06:56:43 来源:环球时报
明道配资-股票低息配资-股票免费配资-炒股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